研究所

研究所——毒理学研究所

毒理学研究所】 【预防医学研究所

    吉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毒理学研究所成立于1996年。1999年通过卫生部和国家技术监督局联合的计量认证。第一任所长是范洪学教授,副所长是李志超教授。2001年李志超教授接任毒理学研究所所长。
    毒理学研究所现有研究人员14人,其中高级职称研究人员5人,中级职称研究人员4人,实验技术人员4人。具有博士学位的研究人员8人,具有硕士学位的研究人员2人。研究人员中3人具有国外学习经历。毒理学研究所近五年发表文章100多篇,获得科研课题30余项,科研经费100余万元。

毒理学研究所主要的科研方向有:
1)干细胞性质、分化及应用: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期确立的研究方向,起初的干细胞研究主要集中在重度急性放射病的治疗作用及机理研究上,近几年逐渐开展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化潜能及其应用研究。为造血重建、防癌、防老化以及再生医学方面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具有重大理论与应用价值。
2)纳米毒理学:纳米材料毒性及安全性评价中,开展对工程化纳米材料的生物效应研究,进行纳米材料的毒理学安全性评价,促进纳米材料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减少纳米材料对健康的环境的有害影响。内容主要涉及纳米材料生物效应及生物兼容性、纳米材料的生物转运及生物转化、纳米材料的毒性及安全性评价、纳米药物、载药体系及药物控释。
3)紫外线的生物学效应及中药治疗糖尿病的机制研究:主要探讨紫外线的生物学效应以及拮抗紫外线物质的作用机制。重点探讨金属硫蛋白拮抗紫外线损伤作用的机制和雌激素在拮抗紫外线导致的皮肤衰老中的作用。
4)量子点对活体细胞的标记:研究CdTe、ZnS等量子点的细胞毒性作用及毒作用机制,并探索对活体细胞标记以及标记活细胞在动物体内的追踪。
5)药物筛选及安全性评价:从天然或合成的化学物中对可能作为药物的物质进行初步生物活性检测和试验,筛选出高效的新药或先导化合物。并对这种潜在的治疗剂进行安全性评价,解释一些药理学效应及毒性机制。
6) 环境有害因素对生物体损伤作用
毒理学研究所现有细胞培养室、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形态学实验室、动物室、综合实验室。具体的评价项目如下表:
 
毒理学研究所的安全行评价项目
 
序号
检 测 项 目
1
急性毒性试验(经口、静脉、吸入)
2
眼刺激试验
3
皮肤刺激试验(一次性、多次性)
4
皮肤变态反应试验
5
蓄积毒性试验
6
微生物回复突变试验(Ames试验)
7
体外培养哺乳动物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
8
哺乳动物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
9
哺乳动物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
10
小鼠睾丸精母细胞染色体畸形试验
11
小鼠精子畸形试验
12
长期毒性试验(亚慢性、慢性毒性试验)
13
一般生殖毒性实验
14
致畸试验
15
围产期试验
 
吉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毒理学研究所的联系方式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新民大街1163号
电话:0431-85619458 传真:0431-85645486 邮编:130021

联系我们

吉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本科生招生电话:0431-85619431

研究生招生电话:0431-85619445

邮编:130021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新民大街1163号

吉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版权所有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