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系

放射医学教研室——放射损伤临床学教研室

放射生物学教研室】 【放射卫生教研室

    放射损伤临床教研室成立时间:1961年11月。
    本室取得的成就、特色和闪光点
    建室以来,一直从事放射损伤治疗的研究,研发出多种治疗放射损伤疾病治疗的药物。在放射损伤治疗方面,在国内外首先使用复方维生素B12制剂,收到了公认良好的治疗效果,并通过卫生部成果鉴定,获卫生部科技进步奖,其成果已转让药厂批量生产供临床使用。同时,还发明了维斯克液(94X-201)、冠新克液(98X-112)、实尔新软膏(H20030054)、郁海香软膏(H20030659)用于预防和治疗放射性损伤。从七十年代末开始放射损伤临床治疗至今,积累了30多年的实践经验,收集了上千例的各种放射损伤病历。开展的放射损伤治疗包括肿瘤病人放射治疗引起的放射损伤疾病以及核医学科核素治疗引起的放射性皮肤损伤疾病,为广大患者减轻了痛苦。同时,科室利用先进的仪器设备在辐射细胞遗传学方面,系统地开展了生殖细胞不同发育阶段的染色体辐射损伤规律的研究,并取得大量的研究成果。结合临床病人开展了人参多糖保护机体免疫与造血功能的研究,为减轻肿瘤病人放疗的副作用,提供了有效药物。同时在放射性疾病诊断标准和处理原则方面的研究也取得突出的成果。曾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吉林省及学校各级多项研究课题,在国内外发表论文百余篇,获省级以上科研成果奖4项。培养了大批的放射医学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

 历任主任: 孙世明,教授,1961-1978年任科室主任;
金玉珂,教授,1979-1985年任科室主任;
李建超,教授,1986-1988年任科室主任;
王献理,教授,1989-1997年任科室主任;
 现任主任: 刘丽波,教授。
 

 

联系地址:吉林省长春市新民大街1163 号
吉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放射损伤临床教研室
邮政编码:130021
办公电话: 0431-85619447

  现有在职人员5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1人,讲师1人,副主任技师1人,主管技师1人。

 

刘丽波

朴春姬

梁 硕

   
 

教学:放射医学专业本科生:放射损伤临床学、辐射细胞遗传学;
预防医学专业本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学应急处理;
放射医学专业本科生毕业实习;
临床医学七年制科研基本训练;
放射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辐射细胞遗传学;
医学基因组学硕士、博士研究生:分子遗传学;
硕士研究生的培养

 

放射性甲状腺疾病诊断标准,卫生部课题; 
放射性肝脏疾病诊断标准,卫生部课题;
辐射致癌易感基因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

【科研方向】

⑴放射性疾病治疗及诊断标准的研究。
⑵生物剂量计快速检测方法的研究和应用。
⑶电离辐射遗传效应及辐射防护药物的研究。
⑷肿瘤放射基因联合治疗的研究。

 

      设有放射损伤临床科研门诊,治疗肿瘤病人放射治疗引起的放射损伤疾病,如放射性口腔粘膜疾病、放射性食管炎、放射性肠炎(直肠炎)、放射性膀胱炎、放射性肺炎等以及核医学科核素治疗引起的放射性皮肤损伤疾病;同时设有辐射细胞遗传、辐射临床血液等实验室,对外承担常规及显带染色体检查、淋巴细胞微核测定、血常规与血细胞形态等检查

 

联系我们

吉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本科生招生电话:0431-85619431

研究生招生电话:0431-85619445

邮编:130021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新民大街1163号

吉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版权所有 ©  2017